2022-154府谷能源投資集團郭家灣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安全預評價
附表2:
安全評價報告公開內容
項目編號 |
中誠信評報字〔2022〕154號 |
||
評價行業 |
煤礦 |
||
項目名稱 |
府谷能源投資集團郭家灣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項目安全預評價 |
||
評價類別 |
■預評價 □現狀評價 □驗收評價 |
||
項目簡介 |
郭家灣煤礦資源整合項目是落實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榆林市煤礦整頓關閉和資源整合方案的批復》(陜政函〔2011〕1號)等文件精神規劃的資源整合礦井。整合后井田(整合區)范圍為19.6842 km2,限定開采深度為+1180m~+1000m標高(包含了上、下部全部煤層),獲準的開采煤層由原來的2-2、3-1兩層煤延深至19.6842 km2內的所有煤層(即2-2、3-1、3-2上、3-2、4-2、5-2上及5-2煤層),批準資源整合建設規模由1.2Mt/a提高至2.10Mt/a。礦井資源/儲量187.38 Mt,工業資源/儲量178.11 Mt,設計可采資源/儲量125.58Mt,服務年限46a。 郭家灣煤礦2.10Mt/a資源整合項目將依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礦產資源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陜政函〔2010〕214號)精神、及《榆林市人民政府關于煤炭資源整合工作的安排實施意見》和省、市、縣關于煤炭資源整合的相關規定及批準要求進行建設;2020年3月25日陜西省發改委以陜發改能煤炭〔2020〕365號文件通過2.1Mt/a資源整合變更設計;2021年2月中煤西安設計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山西約翰芬雷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編制并已批復的《府谷縣郭家灣煤礦資源整合實施方案開采設計(修改版)》的基礎上,編制了《府谷能源投資集團郭家灣礦業有限公司資源整合開采設計(修改版)設計優化》。 郭家灣煤礦整合區內各煤層瓦斯含量低,屬低瓦斯礦井;各煤層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各煤層為Ⅰ類容易自燃煤層;礦井地質構造簡單,煤層頂、底板圍巖以層狀及塊狀的各粒級砂巖為主,泥巖夾層次之,穩定性較好;井田內各含水層富水性弱,礦井水文地質類型劃分為中等;整合區地溫正常,無地熱危害;整合區無沖擊地壓。井田內可采煤層 7 層(2 -2、3 -1、3 -2 上、3 -2、4 -2、5 -2 上、5 -2),其中2-2煤層已回采完畢。礦井主采煤層賦存穩定,儲量豐富可靠,地質條件簡單,整體開采技術條件較好。 郭家灣煤礦2.1Mt/a資源整合項目,井田采用斜井-平硐混合開拓方式,礦井移交生產時共布置5條井筒,即在主井工業場地布置1條主斜井,在副井工業場地布置二號副斜井、二號回風斜井、副平硐和回風平硐,其中副平硐及回風平硐為已有井筒繼續利用,主斜井、二號副斜井和二號回風斜井為新增井筒。設計在政福利區東側新增選煤廠場地,在工業場地內新布置的主斜井承擔礦井主提升任務;在副井場地新布置的二號副斜井承擔4-2、5-2上及5-2煤層輔助提升任務;將已有主平硐改為副平硐承擔礦井3-1、3-2上及3-2煤層輔助運輸任務;利用已有回風平硐承擔3-1、3-2上、3-2及4-2煤層回風任務。在副井場地新布置二號回風斜井承擔5-2上及5-2煤層回風任務。 各煤層設計均采用一次采全高長壁采煤法,綜合機械化回采工藝,全部垮落法管理頂板。設計礦井移交生產時,在3-1煤層311盤區布置1個薄煤層綜采工作面和2個綜掘工作面,工作生產能力0.50Mt/a。在5-2上煤層52上1盤區布置1個中厚煤層綜采工作面和2個綜掘工作面,工作生產能力1.60Mt/a。 |
||
項目組長 |
王擁軍 |
證書編號 |
1100000000200898 |
技術負責人 |
謝永東 |
證書編號 |
0800000000101739 |
過程控制負責人 |
王擁軍 |
證書編號 |
1100000000200898 |
報告審核人 |
秦劍 |
證書編號 |
S011065000110191001264 |
報告編制人 |
王仲謀 |
證書編號 |
800000000303353 |
蘇前豐 |
證書編號 |
S011041000110192002457 |
|
劉文輝 |
證書編號 |
S011041000110203001358 |
|
參與評價的注冊安全工程師 |
王仲謀 |
證書編號 |
800000000303353 |
技術專家 |
楊兆璽 |
專業領域 |
礦建 |
汪如才 |
專業領域 |
通風與安全 |
|
到現場開展評價人員名單 |
王擁軍 |
專業領域 |
冶金 |
蘇前豐 |
專業領域 |
電氣 |
|
汪如才 |
專業領域 |
通風與安全 |
|
楊兆璽 |
專業領域 |
礦建 |
|
到現場開展評價主要任務 |
評價項目現場勘驗及資料收集。 |
||
報告提交時間 |
2022.10.30 |
||
備注 |
|